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  110004-/2023-0321003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景东县工信局 发布日期  2023-03-21
名    称  关于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政策解读
文    号  主 题 词 
关于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政策解读

关于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            2024年)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厅局,在深入研究我省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机遇、问题、挑战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部门交流、企业座谈、专家咨询,并与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相关规划、产业政策充分衔接,牵头起草形成了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和绿色铝、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业6个专项三年行动,同时制定了绿色铝、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5个配套政策措施;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起草形成了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现这些文件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形成了以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为统领,以农业现代化等7个系列专项三年行动、绿色铝等5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体系,为未来三年我省产业谋篇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下面,我就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文件作简要介绍。

一、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

产业强省三年行动站在新的起点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全省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支撑指引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的管总方案。主要包括发展优势、总体要求、重点产业、保障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优势。立足省情,找准我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趋势下,在国家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具有的五个方面突出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产业强省与企业兴省、就业稳省,把市场主体培引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发挥优势、融入全局,创新引领、人才支撑,绿色低碳、集约发展,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合理布局、集群发展等原则,着力做深做精做特做优重点产业,力争到2024年,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

第三部分,重点产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低碳化、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方向,突出以各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补齐短板弱项,加强产业链发展系统谋划,产业集群集聚打造,提出加快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12个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的目标任务、产业布局和重点举措。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创新生态、健全政策体系、加强评估考核等具体举措。

二、重点产业三年行动和政策措施

(一)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突出“1+10+3”重点产业,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制约,提出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主体倍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6个方面16项工程。力争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万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3:53:24;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1以上。有关情况将由省农业农村厅为大家进行具体介绍。

(二)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建设绿色铝谷的目标,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组织实施保障7个方面11项措施。力争到2024年,绿色铝产业链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支持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创新能力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电力电量保障。

(三)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建设光伏之都的目标,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强化组织实施保障5个方面12项措施。到2024年,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产能达20GW/年以上。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群研发、企业降本增效和开拓国际市场。

(四)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打造国内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提出实施产业锻长板、关键技术攻关、优势企业引育、特色园区打造、服务平台建设、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6大行动。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引育优势企业、建设特色园区、培育良好生态。

(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及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的目标,提出开展药用潜力生物资源挖掘利用、部署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打造产业发展基地、提升专业化园区、培育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做大做优本土企业、招引国内外领军企业、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平台10项措施。力争到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超3600亿元,产业增加值达110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加大创新支持、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加大中药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六)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数字应用和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目标,提出数字基础设施强基、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数字产业化提升、产业数字化融合、数字服务和治理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数字丝路开放合作、数字营商环境优化8大行动和26项工程,力争到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60亿元。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是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应用、创新发展、数字化人才培育和引进。

(七)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主要是围绕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目标,提出物流通道“补短板”、物流枢纽“网络化”、工业物流“协同化”、冷链物流“强链条”、城乡物流“一体化”、航空物流“拓基础”、跨境物流“便利化”、物流企业“强主体”8大专项行动和32项措施。到2024年,全省建成5个干支衔接、辐射力强的国家物流枢纽,10个支撑明显、运转高效的省级物流枢纽。

三、主要特点

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文件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的再动员、再贯彻、再落实,强化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培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以及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凝聚共识,全面推动形成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大抓改革开放、大抓创新发展、大抓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政策文件明确了我省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重点谋划部署了未来3年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具体行动措施,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行动性、引领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省级统筹,强化协调部署。明确建立由省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各相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应成立由牵头厅局负责的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统筹。省级部门负责重大项目布局、要素保障、政策制定,州(市)和县(市、区)负责提供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同时,明确每个产业各项重点任务的责任单位,确保任务能落地并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协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优化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培育。经济要稳住、产业要发展,归根到底是要靠市场主体,靠市场主体首先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重点产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具体举措,强化政府部门要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入滇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梯次推进,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三是突出产业链发展,大抓招商引资。政策文件围绕各重点产业不同的发展目标任务,把招商作为第一要事来抓,强化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大力推进“一把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和缺失环节,着力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以全方位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引进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突出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动能。政策文件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聚焦人才队伍培引、研发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开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催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

五是突出评估考核,强化跟踪问效。政策文件明确要健全政策体系,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动态完善支持政策,推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协同落实。并要求各责任单位通过评估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和跟踪、监测、分析等方式,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的作用,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下载Word 下载PDF